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

工作而不上班的幸福生活



容我做一個大膽的假設──從事創意工作的人,或多或少都想過離開辦公室,成立個人工作室或創業這件事。

上司和客戶根本沒有sense,老提一些莫名其妙的意見;
目前的工作內容很無趣、大同小異,沒什麼發揮空間;
朝九晚五、routine工作把人綁得死死的,這些根本就是創意殺手;
創意無價,自己嘔心瀝血創作的作品不該只換來死薪水……

諸如此類的心情,是否曾出現在你心中?
是否想過:除了上班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賺錢的辦法?

這樣的聲音,日本知名文化人松浦彌太郎留意到了!
松浦先生高中時,因跟周遭格格不入,對制度和潮流產生質疑,自覺再繼續待在高中,可能會瘋掉,於是辦理休學,赴美流浪。
在美國時,喜歡閱讀和攝影的他是二手書店的常客,在對藝術類書籍的二手市場有一定了解之後,他乾脆自己投入二手書的買賣,從在美國擺地攤開始,到在日本租公寓開二手書店,最後創立了行動書店
因為熟悉美國文化和二手書市場,他時常應邀為報章雜誌撰文,而開啟了寫作之門;最後,他接手有60多年歷史的雜誌《生活手帖》的總編輯工作,成為著名的編輯人和作家。
松浦先生靠自己摸索出有別於主流卻更快樂的工作型態,他不認為就職於一流企業是成功唯一的道路;他相信,就算不上班,也能得到幸福。為了讓那些對目前的工作生活感到懷疑或痛苦,而在尋找另一種可能的人,能產生一點希望和活力,並對什麼是「工作,而不上班」多一些了解,他寫了《最糟也最棒的書店》這本書。
五年前,我生起了想離開職場的念頭,因而深受這本書吸引,看了也獲得滿滿的感動。三年後,我終於有勇氣成為SOHO族,每當遭遇窘境而很想放棄時,就會想起也是從零開始且一直相信自己的松浦彌太郎,並學他在心裡吶喊著:「大家以後等著瞧!」然後一次次撐過。
接下來,就來聊聊這本書給我的幾項啟發吧!

●想得到的事,做就對了!

在沒有網路時代,沒有店面卻想賣書的松浦彌太郎,靠自己的想像力,去思考自己可以怎麼拓展業務。結果,他抱著「只要想得到的事情,全部都做」的原則,做了許多別人看來很費力的事情。
他靠分類廣告電話簿,展開電話作戰,打電話給設計師、美術指導和攝影師,爭取碰面的機會。他還進行書信戰,而且收件人姓名一律用毛筆寫,因為跟別人一樣用原子筆寫的話,很容易會被助理擋掉。
他也從流行雜誌了解各種品牌可能需要的專業書籍,然後打電話去跟對方自薦。
像這樣,他做盡了看起來很簡單卻極需勇氣的事,也藉此認識了不少長久往來的客戶,還有客戶會主動幫忙介紹客源。
除了個別推銷之外,他也在原宿擺攤賣舊雜誌。直到有一天,原宿流行時裝的領導者山崎真行先生前來光顧,不但買走了所有雜誌,還為公司訂書,讓他有機會做起美國知名新聞雜誌《LIFE》廣告業的批發,好一陣子光靠賣廣告頁就能維生。
所以,就算看起來很傻氣,就算「業界沒有人這麼做」,那又何妨呢?行動、往前走,才能遇到機會!


松浦先生的第一家書店
(照片出處:《最糟也最棒的書店》
松浦彌太郎著,布克文化)


    不缺錢,才能抬頭挺胸地工作

松浦彌太郎在經營二手書店的初期,也同時在建築工地打工。一來是那時他光靠賣書還無法維生;二來是,他對自己收購的書有信心,不願為了賣書而卑躬屈膝。他認為,那樣的姿態會連帶降低書的價值,也希望能藉由賣書認識同好,並快樂地工作。
接案的人,有時會為了有收入,而用「先建立合作關係再說」、「收入少總比沒收入強」、「沒賺到錢也賺到經驗」為理由,說服自己將作品或服務賤價求售,這也似乎是很多前輩會給的建言。
然而,這樣的人一多,就會在市場形成歪風,以後想要抬高價格,就會被其他「為現實妥協的人」牽制,很難再扭轉劣勢。窮忙的結果,就是對自己的選擇和自我價值產生懷疑。
像松浦彌太郎那樣過著半專業半零工的生活,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,那麼,就等到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擁有自信,並準備好足夠的轉職基金,再進入這樣的工作型態吧!
我依然相信,世上大部份的公司都是講理的,有能力的人都值得擁有合理的待遇,所以,可以的話,別讓自己承受不平等待遇吧!

    規律而正確地生活是創意的基礎

松浦彌太郎見過很多創作出好作品的人,並非過著靡爛或刺激的生活,而是有著良好的自我管理。因此,他每天早起,做好當天該做的事,並在預定時間結束工作。
他認為,自由不等於毫無束縛、隨興、邋遢地生活,那只會讓自己變得自以為是、任性;那不會給你充實感,只會讓人感到空虛。規律地生活、腳踏實地地工作,才能建立自我認同,並創作出優良作品。
所以,不要認為不上班會比較輕鬆,當沒有規定和上司管著你時,自己就得負起所有的管理責任。

    失去自己的步調、違背初衷時,要勇敢喊停

松浦彌太郎的二手書店經營五年後,建立了「可以找到時髦又能啟發創意的書」的形象,為了符合這樣的期待,他得不斷地尋找新東西,因而開始產生壓力;最後,媒體開始希望從他身上知道「接下來會流行什麼?」,然而,他對創造潮流毫無興趣。
再加上他有大量的寫稿工作,開始感覺到自己只有不斷地在輸出知識,卻沒有時間輸入新知,更沒有餘裕和朋友見面。過度忙碌的生活,讓他開始痛苦。
而賣書,是介紹別人的作品,不是自己的聲音,漸漸地也讓他感到空虛。為了平衡,他更加投入寫文章的工作,漸漸地對書店經營失去熱情,最後痛下決心,結束營業。
停業一年後,他才想起賣書曾經是很快樂的事情,並想起賣書最開心的時候是在街頭擺攤的時期,因而採購改裝卡車、考取駕照,成立了行動書店。
我從他身上看到,原本喜歡的事情,變得不喜歡的時候,就該勇敢喊停,有時保持適當的距離,才可以看清楚真相,才能回到快樂的原點,或找到另一片美好風景。


行動書店 
(照片出處:《最糟也最棒的書店》,松浦彌太郎著,布克文化)


在書裡,松浦彌太郎也聊到怎麼面對「只有自己那樣想」的孤獨感,「不工作、無所事事」也有價值,他怎麼面對人際關係……,還有很多助益良多的觀念,所以,我也想用他將好書介紹給讀者的心情,誠摯希望大家也能看看他的作品。

另外,他也認識幾位工作而不上班,仍過得十分充實的朋友,並將他們的奮鬥經驗編輯了一系列的好書,包括:知名攝影師暨導演蜷川實花的《尋找幸運星》、服裝設計師皆川明的《穿著Mina去旅行》、餐飲業者相原一雅的《設計X咖啡》、甜點研究家五十嵐路美的《甜蜜日日.我愛果醬》、設計師福田春美的《時尚設計師的言語.心.夢想》、家飾與空間設計師中原慎一郎的《我們生活的風景,領域涵蓋了設計的許多層面,也一同介紹給大家。

祝福大家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,快樂地工作!



2 則留言:

  1. 我想賣牛肉賣說~~~~谷團長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只要不殺人放火,就去吧~(非來自谷團長的回覆)

      刪除